南华利侍者持昺和尚语至疏山请校入版乃作偈送之谒序于徐大资

曹溪大士出现世,谁其侍者道人利。 雷轰电激槌拂间,涓滴无遗水传器。 而今底事难覆藏,盖是火后茎茅长。 未言字字负此老,且要浩浩流诸方。 最初有个𫍢讹处,徧示知音著何语。 东山有语人未知,请问东湖老居士。

译文:

曹溪的六祖惠能大师出现在世间时,有谁是那跟随侍奉的侍者呢,就是这位利侍者。 在佛法的棒喝与机锋应答之间,如同雷电轰鸣激发,利侍者把师父的佛法教诲毫无遗漏地承接传递,就像水从一个容器完全倒入另一个容器一样。 如今这些佛法的道理难以再隐藏起来了,大概就像火灾之后茎茅又重新生长起来一样自然。 先不说这些文字是不是完全契合这位和尚(昺和尚)的本意,只希望这些佛法能够浩浩荡荡地在各个地方流传开来。 最初佛法的传承或许有那么一些容易让人误解、传讹的地方,要把这些向那些真正懂佛法的人说明白,该用怎样的言语呢? 东山和尚有一些佛法的言语世人还不知道,若想了解,那就去请教东湖的老居士吧。
关于作者
宋代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