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冬至后

仲冬冬至后,春从九地回。 去年逢春在此寺,今年复向此寺逢。 春来春去无复见花草,但有东风刮地如惊雷。 人生七十能几时,四度逢春祇在斯。 祠官不复更递代,直若仓庾氏,久任无年期。 大农赋禄随官品,丰俭由来皆有分。 空尽天年在世间,饥饱死生皆不问。 癃老非才固应尔,豪俊当年亦为此。 谓非贬谪实累囚,谓是归田犹禄仕。 忆昔汉唐与本朝,咸有自新及起废。 如今岂无大眚及溥天,不在他时洒心例。 人生如寓年年老,岁岁雕零人渐少。 莫嫌四见魏唐春,尚得逢春到华皓。 祠官之设自何时,闻是元丰宰相之所为。 欲摈老成皆不用,托于优假创斯规。 当时弊政出一切,岂谓疮疣后世遗。 専宠持权事虽巧,荣华宁得多时好。 君不见金陵零落故相家,一如寂寞韶阳庙。

译文:

在仲冬时节冬至过后,春天的气息从大地深处渐渐回归。 去年在这个寺庙里迎来春天,今年又在这同一座寺庙与春天相逢。可春去春来,却看不到花草的踪影,只有东风呼啸,像惊雷一般席卷大地。 人生能有几个七十年呢,我四次在这里迎来春天。我担任祠官后不再有更迭替代,就好像管理粮仓的官员,长久任职却没有期限。 朝廷按照官职品级发放俸禄,俸禄的丰厚或微薄本来就有定数。我就这样在世间虚度着时光,对于饥饿、温饱、生死都不再过问。 我年老体弱又没有才能,本来就该如此,可当年那些豪杰俊才也会落到这般境地。说这不是被贬谪,却如同被囚禁的犯人;说这是归隐田园,却还拿着俸禄为官。 回忆汉唐和本朝,都有让犯错之人改过自新、起用被废弃官员的事例。如今难道天下没有大的过错需要改正吗?不该像以往那样洗涤人心、重新任用人才吗? 人生就像寄寓世间,一年比一年衰老,每年都有人凋零,身边的人渐渐减少。不要嫌弃我在这里四次见到魏唐的春天,我还能在年老发白时继续与春天相遇。 祠官这种官职设置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听说这是元丰年间宰相的举措。当时是想摒弃那些年高有德的人,借口优待他们而创设了这个制度。 当时这弊端丛生的政策仓促出台,哪里料到会给后世留下祸患。那些专宠弄权的人做事虽巧妙,但荣华富贵又怎能长久呢? 你没看到金陵曾经显赫的故相家族已经衰败零落,就像韶阳那寂寞冷清的庙宇一样。
关于作者
宋代张嵲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