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识堂堂忠懿孙,至今人物典刑存。 颇同陶令辞莲社,但学厐公隠鹿门。 醉枕泉香分石脉,吟窗树老出云根。 喜携自有东山妓,好事宁无北海樽。 服食方依炼丹井,跻攀莫近洗头盆。 秋风百本篱边菊,夜月三号涧下猿。 未怪频穿康乐屐,可须多羡辟疆园。 题诗我愧词源涸,作记渠能学海翻。 乱后烟霞真得计,静中丘壑要重论。 十年杀气纒伊洛,回首吾庐正断魂。
题钱德载双清堂
译文:
有谁能真正了解这位堂堂正正的忠懿王后裔钱德载呢,直到如今,他身上还留存着先辈的典范风度和美好品格。
他就像陶渊明一样,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那看似热闹的“莲社”,一心效仿庞德公隐居到鹿门山中,远离尘世的喧嚣。
他醉卧时,枕旁是带着清香的泉水,这泉水仿佛是从石头的脉络中流淌出来的;在吟诗的窗前,古老的树木从云雾缭绕的山根处生长而出。
他喜欢带着如同东晋谢安身边歌妓那样的佳人相伴,还会像东汉孔融一样,热情好客,家中常常摆着招待客人的酒杯。
他依照炼丹井去探寻服食丹药以求养生之道,却也提醒自己不要轻易去靠近那传说中的洗头盆。
秋风中,他家篱笆边种着上百株菊花,在月光下,山涧里不时传来猿猴的三声啼叫,更添一份幽静。
怪不得他常常穿着像谢灵运登山时穿的那种木屐去游山玩水,也无需太过羡慕辟疆园的奢华美景。
我题这首诗时,惭愧自己才思枯竭,而他写文章时定能如大海翻腾一般,文采飞扬。
战乱之后,他能寄情于烟霞山水之间,真是明智的选择,在这宁静之中,他对山川丘壑的感悟值得我们重新探讨。
十年来,战火在伊洛地区弥漫,回首遥望我的故乡庐舍,真让人悲痛欲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