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春登平山谷林二堂时茂世应时同行追录之

已过平山又谷林,登高能赋兴何深。 群峰雪后皆浮玉,万竹风前亦碎金。 尚喜日闻黄屋信,可堪时动白头吟。 载游不为壶觞事,携取君家绿绮琴。

译文:

在戊申年的春天,我登上了平山堂和谷林堂,当时茂世、应时和我一同前行,现在把这段经历记录下来。 我们已经游览过了平山堂,接着又来到了谷林堂。登高远望,我心中涌起无尽的诗意,这兴致是多么的浓厚啊! 群山在雪后就像一尊尊漂浮着的美玉,在阳光的映照下闪耀着清冷的光辉。千万竿翠竹在风的吹拂中沙沙作响,那竹叶翻动的样子,好似细碎的金子在闪烁光芒。 让人欣慰的是,不时能听闻朝廷的消息。可又怎能忍受这年岁渐长、时光匆匆,自己只能发出如白头吟一般的感慨呢。 我们这次出游可不仅仅是为了喝酒享乐,我还带上了你家那把珍贵的绿绮琴,想用它来弹奏出与这美景相和的旋律。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