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萧国噐

路贫不在扊扅炊,调苦谁闻食菜时。 枉道故于寻尺见,求人曷以斗升为。 夷吾不去齐何患,叔向方来晋可知。 得士则兴今亦古,可能只直五羊皮。

译文:

### 译文 生活贫困并不在于只能靠着门闩当柴来做饭这种艰难处境(暗指不因物质匮乏而陷入困境),就像那曲调悲苦的时候,又有谁能听闻那安于粗茶淡饭时的心境呢。 那些违背正道的行为,往往能在细微之处显现出来;向别人有所求,又怎么能仅仅局限于那一点点的收获呢。 就如同管仲不离开齐国,齐国又有什么可担忧的(暗指贤才对国家的重要性);叔向这样的贤才到来,晋国的未来便可以预见了。 得到贤能之士国家就会兴盛,这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道理,贤才又怎么可能只值那五张羊皮呢(暗指贤才的价值不可估量)。 ### 注释 1. **扊扅炊**:扊扅(yǎn yí),门闩。传说春秋时百里奚贫困,其妻以门闩为柴做饭为他饯行。这里借指贫困的生活。 2. **调苦**:曲调悲苦,比喻处境艰难、心境悲苦。 3. **枉道**:违背正道。 4. **寻尺**:指较短的距离,这里引申为细微之处。 5. **夷吾**:即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6. **叔向**:春秋时期晋国贤臣,以正直和贤能著称。 7. **五羊皮**:春秋时期,秦穆公以五张黑公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了百里奚,百里奚辅佐秦穆公成就霸业。这里用此典故强调贤才的价值。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