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翁丈四十韵

之子儒林杰,斯文国士称。 词章曹植擅,典故叔孙能。 秉哲中逾旷,㧑谦外匪矜。 世家非冠玉,人物是壶冰。 海内休方驾,朝端且服膺。 五车俱可复,万顷不劳澄。 活国嘉猷告,匡君重任胜。 侧闻金作砺,意在木从绳。 昔旅西雝鹭,方观南海鹏。 青冥翻蹭蹬,凌厉失飞腾。 制礼初烦订,为郎顷见徴。 祢生宜独荐,文子要同升。 浪有膻供饵,虚传被襆绫。 可嗟怀白璧,竟与污青蝇。 直作悠悠去,从他衮衮登。 时情尚驰突,吾道岂凭陵。 善舞须长袖,良医必折肱。 宁为栖枳鳯,不作下鞲鹰。 郑谷成真隠,萧斋占上层。 华胥久无梦,款段适堪乘。 种柳追彭泽,栽桃学武陵。 池凉蛙合合,径暖羽{甍瓦=羽}{甍瓦=羽}。 得句长须送,敲门稚子应。 扫庭延墨客,过寺折谈僧。 贱子孤怀切,穷途百虑烝。 待沽希善贾,投分得良朋。 戎马来何速,烽烟见未曾。 神伤瞻雉尾,愁绝望觚棱。 漠漠虽难问,苍苍尚可凭。 人心无右袒,天意有中兴。 厌世思蝉蜕,伤时泣土崩。 渔樵甘混杂,贫病苦因仍。 更短犹为簿,从聋也作丞。 依仁剧山仰,饱德正川增。 旧事将谁语,前非秖自惩。 缘危时过栈,扶老渐携藤。 笃义几虚辱,温颜岂谬承。 醇𬪩须手漉,拨刺頼观罾。 笑语朝曛隔,尘埃肺腑凝。 尚期文字饮,相对夜深灯。

译文:

这首诗很长,下面为你逐句进行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这位先生是儒林之中的杰出人物,在斯文方面堪称国士受到人们称赞。 他的词章如同曹植一般擅长精妙创作,典故运用也像叔孙通那样娴熟。 他内心秉持着聪慧,胸怀愈发旷达,外表谦逊而不骄傲自矜。 他出身世家却并非徒有其表,为人品格如壶中之冰般高洁。 天下无人能与他并驾齐驱,朝廷官员都对他心悦诚服。 他学识渊博,五车书籍都能牢记于心,胸怀宽广如万顷湖水无需澄净便清澈。 他有治理国家的良策可以进献,能够胜任匡扶君主的重任。 我私下听说他如同金属磨砺的工具,意在让木材能合乎绳墨成为良材。 过去他曾在西边与群贤同列,正如同南海之鹏即将展翅高飞。 但却在青云之路上遭遇挫折,失去了凌厉飞腾的机会。 起初他还曾参与制定礼仪的繁琐事务,不久前还被征召为郎官。 他就像祢衡一样应该被单独举荐,也应像文子那样得到升迁。 可惜空有像膻味食物般的诱饵来吸引他,还虚传有华美的包裹绫罗等赏赐。 可叹他怀揣着美玉般的才能,却竟被小人污蔑如同被青蝇玷污。 他索性悠然离去,任凭那些庸庸碌碌之人不断晋升。 当时的世情崇尚争名逐利、横冲直撞,我们所坚守的道义怎能被欺凌。 善于舞蹈需要长袖,良医必定经历过断臂之痛才能医术精湛。 他宁愿做栖息在枳树上的凤凰,也不做从鹰架上飞下的猎鹰。 他如同郑谷一样真正归隐,在幽静的书斋中独居上层。 他长久以来在宁静中很少做梦,骑着慢行的小马悠然自得。 他像陶渊明种柳那样追慕彭泽之风,又像武陵人栽桃探寻桃花源。 池塘清凉,青蛙呱呱叫个不停,小径温暖,鸟儿叽叽喳喳。 他得到诗句就派长须仆人来传递,敲门时就有稚子来应答。 他打扫庭院邀请文人墨客,路过寺庙与谈禅的僧人交流。 我这卑微之人孤独的情怀急切,身处穷途,心中忧虑万千。 我像待价而沽的物品期待遇到好的商人,能有幸结识这样的良朋。 战乱的兵马来得如此迅速,我从未见过如此的烽烟。 我神情哀伤地望着皇帝的仪仗,忧愁绝望地望着宫殿的觚棱。 世事茫茫难以问清,但上天或许还可依靠。 人心没有偏向一方,天意应有中兴之时。 我厌弃这世间想如蝉蜕般超脱,感伤时局像目睹国土崩裂般哭泣。 我甘愿与渔樵之人混杂在一起,贫病交加的状况却始终持续。 我官职低微,即便耳聋也还担任着小官职。 我对先生仁义的敬仰如同仰望高山,从先生的品德中汲取滋养如同河水增长。 过去的事情能和谁诉说,以前的过错只能自己惩戒。 我曾在危险时走过栈道,扶着老人渐渐拄上了藤杖。 先生重情义,我多次承蒙他的照顾,他温和的容颜并非虚假的奉承。 醇厚的美酒需要亲手过滤,活蹦乱跳的鱼要靠观看渔网捕获。 欢声笑语被早晚的时光隔开,世俗的尘埃在我肺腑凝结。 还期望能与先生一起以文字为饮,相对着在深夜的灯光下畅谈。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