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陈叔易太湖二十韵

北客何来此,浮生直偶然。 风飚从禹穴,日脚近虞渊。 渔唱谁能问,鸥盟我不捐。 燃犀怪可睹,击树讯空传。 钓石温徐坐,樯竿穏近联。 波明疑练妥,山净学眉连。 客上三千履,军呼十万鋋。 可思江柳下,秖欠舞衣前。 鼓柂知无及,乘查怅未缘。 远中微隠树,阔外莽横天。 缥缈湘灵瑟,夷犹范蠡船。 健帆风作驭,骇浪雪盈颠。 行鹭纷群起,孤鸿杳独𬸣。 断崖方怒吸,浅瀬或劳牵。 夜泊星辰逼,晴占日月偏。 幽姿閟蛟室,神物护龙泉。 世乱甘沦隠,涂穷枉乞怜。 渚花迎日笑,岸草信人沿。 颇欲追双桨,无因共两舷。 时来如谢朓,三复有余妍。

译文:

我这个北方人怎么来到了这里呢,这短暂而无定的人生真的只是偶然啊。 狂风从大禹的墓穴所在之处刮来,太阳也渐渐接近虞渊(传说中日落的地方)。 那渔夫的歌声有谁能去探究其中的深意呢,我可不会背弃与鸥鸟的盟约(指隐居之约)。 传说中燃犀角能看见水下的妖怪,可我没亲眼目睹;敲击树木能招来神怪的消息也只是空传罢了。 我悠闲地坐在温热的钓石上,船的桅杆稳稳地靠在一起。 波光粼粼,好像一匹平整铺开的白练;山峦明净,就像美人相连的眉毛。 当年这里宾客众多,有三千人来访;也曾有军队呐喊,十万士兵手持兵器。 我怀念在江边柳树下的时光,只可惜少了舞女在面前翩翩起舞。 想要划船前行已经来不及了,想要乘木筏去探寻也没有机会。 远处隐隐约约能看到树木,广阔的湖面之外是莽莽的天空。 仿佛能听到缥缈的湘灵弹奏的瑟音,又好像看到范蠡悠然地驾着船。 强健的船帆在风的驱使下前行,汹涌的骇浪像雪一样堆满浪尖。 成行的白鹭纷纷群起飞翔,孤独的鸿雁高高地独自远飞。 陡峭的悬崖好像在愤怒地吸水,浅滩处的船有时还得费力地牵拉。 夜晚船停泊时,感觉星辰离得很近;晴朗时看日月,位置好像也有些偏。 那幽深美丽的景致藏在蛟龙居住的地方,神奇的宝物被守护在龙泉之中。 世道混乱,我甘愿隐居起来;无路可走时,乞求怜悯也是徒劳。 江渚上的花朵迎着太阳欢笑,岸边的青草任由人沿着行走。 我很想追随那双桨划动的船只,却没有缘由能和他们同行。 要是能像谢朓那样遇到好时机,反复吟诵这美景也会觉得更加美妙啊。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