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雨

太歳治水十二龙,春夏用事秋罔功。 半年不雨人作恶,禾苖枯槁井泉涸。 使君勤政首劝农,忧国如家愿年丰。 斋居意祷天已通,四山升云野返风。 雨脚如麻未断绝,簷溜连宵声不歇。 竞报兼并发仓廪,千里欢呼舞童耋。 上帝犹怒𠡠雨师,群龙鞭后不敢迟。 帝力于民民岂知,始我公田毕及私。 槁苖复起井泉涌,更闻击鼓歌鱼梦。 庙堂行拜富民侯,归作商家霖雨用。

译文:

按照传统的说法,掌管治水的有十二位龙君,可在春夏时节它们发挥作用,到了秋季却没了功效。大半年都不曾下雨,人们的日子可不好过,禾苗全都干枯了,连井里的泉水也干涸了。 地方长官勤勉于政务,首先就积极鼓励农耕,他忧国忧民就像担忧自己的家一样,一心盼望年成丰收。他在斋戒居住之处诚心祈祷,上天已然知晓他的心意,四周的山上涌起了云朵,田野间也吹起了反方向的风。 雨密密麻麻地落下,像麻线一样一直没有断绝,房檐流下的雨水一整夜都在哗啦啦地响个不停。大家竞相报告雨水充沛,于是官府打开粮仓赈济百姓,方圆千里的地方,老老少少都欢呼雀跃。 可老天爷似乎还在发怒,严令雨师继续降雨,群龙被鞭笞督促,不敢有丝毫迟缓。老天如此施力降雨,老百姓哪里能明白这背后的力量呢,这场雨先滋润了公田,接着也惠及了私田。 干枯的禾苗重新焕发生机,井里的泉水也开始涌动,更能听到人们敲着鼓,唱起丰收的歌谣。朝廷很快就会任命这位使君为富民侯,以后他就像商王时期的贤相傅说化作甘霖一样,为国家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