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徐献可送款识刻

九江使君何殷勤,千里遗我款识文。 夏匜商钟迄周鼎,良工模刻锱铢分。 先秦述作知渊源,相斯不绍嗟无传。 历载数千如昨日,人与宝器名俱镌。 使君雅尚心绝俗,考古稽疑如不足。 搜罗遐迩极闻见,附益之功思更续。 曾奉宣和乙夜观,万丈光芒牛斗寒。 兵戈散落人间世,神护往往投衣冠。 时去事非空叹息,玊轴牙籖蛛网织。 载行何啻数橐驼,变故纷纷岂人力。 烟尘翳没咸阳道,尺璧寸珠沉野草。 秋风吹梦入长安,白髪苍颜日枯槁。

译文:

九江的使君啊,你是多么热情周到,从千里之外给我寄来了器物款识的文字。这些款识涵盖了夏朝的匜、商朝的钟,一直到周朝的鼎,技艺高超的工匠精心模刻,每一处细节都分毫毕现。 先秦时期的著述可知其渊源深厚,像李斯那样的书法传承如今已无人延续,实在令人叹息。这些款识历经数千年,却仿佛就在昨日一般清晰,人与宝器的名字都一同被镌刻留存。 使君你高雅的志趣超凡脱俗,研究古迹、探究疑难总是觉得还不够。你广泛搜罗远近的相关事物,竭尽自己的见闻,还想着不断增添新的成果。 你曾经侍奉皇帝在深夜观赏这些宝物,它们的万丈光芒让牛宿和斗宿都为之生寒。然而,战乱一起,这些宝物流散到了民间,神奇的是,它们常常落入有识之士的手中。 时光流逝,世事已非,只能徒然叹息。那些曾经用玉轴、象牙书签装帧的书籍,如今已布满了蛛网。当年运输这些宝物的骆驼何止数头,可变故纷纷,这岂是人力所能左右的。 战火和烟尘遮蔽了咸阳的道路,珍贵的宝物如同美玉珍珠般埋没在野草之中。秋风吹拂,我的梦境都回到了长安,可如今我已是白发苍苍、容颜衰老,一天天憔悴枯槁。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