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端礼兼简王民瞻郭进道

从来膏粱鄙世胄,岂知牛后与鸡口。 况乃末俗交道衰,时态纷纷翻覆手。 刘君门多长者辙,俗子驱车未容蹂。 斯文博约有王郎,正如白二得元九。 子猷无事只种竹,渊明有巾惟漉酒。 万锺五斗唾不顾,冷笑累累印如斗。 我今已无田园归,身外宁论婚嫁有。 卞和三献已两刖,被褐会当逢一剖。 今君家世自汾阳,汉相人物何堂堂。 坐使斯民歌乐康,岂弟之化如龚黄。 趣君移具过吟窗,羽虫得时已飞扬。

译文:

一直以来,那些出身富贵的世家子弟常被人鄙视,他们哪里懂得要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的道理。 何况当下这末世的风气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情谊日渐淡薄,世态炎凉,就像人的手掌随意翻覆一样变化无常。 刘君家门庭常有贤德长者的车辙印,那些庸俗之人连驱车靠近践踏都不被允许。 有个精通学问、行事恰到好处的王郎,就如同白居易遇到元稹那样,和刘君有着很好的情谊。 子猷没什么别的事就只喜欢种竹,渊明有头巾只用来过滤酒。 他们对万钟俸禄和五斗米都唾弃不屑一顾,冷笑着看那些腰间挂着像斗一样大印的人。 如今我已经没有田园可以回去,对于身外之事,更不会去计较子女婚嫁这些事情是否完备。 我就像卞和三次献玉,两次被砍去双脚,但我相信身披粗布的我终会遇到能识得我这美玉之人将我剖出。 如今您家世源自汾阳,有着汉代贤相那样堂堂正正的人物风范。 您能让百姓们都歌颂安乐安康,您温和仁厚的教化如同汉代的龚遂和黄霸。 我催促您带着酒食到我吟诗的窗前相聚,如今昆虫到了活跃的时候都已四处飞扬。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