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德基效欧阳体作雪诗禁体物之字兼送表臣才臣友直勉诸郎力学之乐仍率同赋 其二

枯肠服气如寿龟,穷冬却扫百不知。 开门忽见雪满地,纵横浩荡春正飞。 入隙时欣点万卷,仰簷不见沾吟髭。 松林冥冥起薄雾,涧水活活生微澌。 清可洗心明洗目,卑且不污高不危。 残粧如见寿阳面,不食可怜姑射肌。 书生长年营口腹,颇似蜘蛛空吐丝。 身将老矣厄离乱,我生之初尚无为。 百篇落落或能赋,一杯炯炯须重持。 崆峒漫倚防身剑,枉负平生作男儿。 回首农桑三万里,无复贞观开元时。 恭惟天子尚勤俭,早集书囊为殿帷。 一朝随仗过沙漠,落日风尘龙鳯姿。 此时燕山士如虎,寒多况乃秫酒醨。 肉食岂堪茹毛苦,应念靴鸣集赤墀。 尘沙错落赭黄暗,貂狐独向寒风披。 关山寂寞草树死,指点射猎方奔驰。 心益不忘尝胆事,望云遥祝万寿巵。 向来窃取名器者,扈圣曾无一夫随。 忠臣义士愤切骨,皇天后土傥鉴之。

译文:

这首诗较长,以下是逐句较为流畅的现代汉语翻译: 我这枯肠就像修炼服气之法的长寿乌龟,寒冬时节闭门谢客,百事不闻。 打开门突然看见大雪铺满了地面,雪花纵横飞舞,浩浩荡荡,仿佛春日里飞舞的花瓣。 雪花飘进缝隙,我不时欣喜地看着它们点缀着万卷书籍;仰头看屋檐,却不见雪花沾到我吟诗的胡须上。 松林里昏暗不明,涌起薄薄的雾气;山涧的溪水潺潺流淌,水面上泛起细微的冰凌。 这雪的清澈可以洗涤心灵、明亮双目,它落在低处不被污染,落在高处也不会有危险。 残雪就像寿阳公主那美丽的妆容,又好似那姑射仙子不食人间烟火的肌肤,惹人怜惜。 读书人为了糊口终年奔波,很像那蜘蛛白白地吐丝。 我已渐渐老去,又遭遇离乱之苦,回想我出生的时候,天下还算太平无事。 我或许还能洒脱地写出上百篇诗赋,可此刻得重新端起一杯酒,让自己清醒清醒。 我徒然地倚着崆峒剑防身,却辜负了自己一生作为男儿的志向。 回首故乡那遥远的农桑之地,如今已没有了贞观、开元那样的盛世景象。 我恭敬地想到当今天子崇尚勤俭,早早地收集书籍,用知识来充实自己。 有一天,天子随仪仗队越过沙漠,在落日的风尘中尽显龙姿凤采。 此时燕山的将士们勇猛如虎,何况天寒地冻,所喝的高粱酒又很淡薄。 那些高官厚禄之人哪里受得了茹毛饮血的艰苦,应该想想当初在宫殿台阶前的荣耀。 沙尘弥漫,皇帝的御服颜色都变得暗淡,只有那貂狐皮大衣在寒风中瑟瑟飘动。 关山寂静,草树凋零,将士们正策马奔驰,指点着进行射猎。 大家心里更不会忘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遥望着云端,衷心祝愿天子万寿无疆。 那些从前窃取官位的人,在圣驾出行时竟没有一个人跟随。 忠臣义士们悲愤到了极点,希望皇天后土能够明察这一切。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