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元章黄冈春雪督二侄诗课

夜雪驳群峰,春寒僵万木。 山斋无所为,高卧仰看屋。 冻云飞不去,就我簷下宿。 平生柴夫子,能事立于独。 蚤直渭水钩,晚怀荆山玉。 陆地讵能沉,世侯终必复。 不见林中兰,无人亦芬馥。 暮年一丘壑,避地歌同谷。 散诞水石间,清凉日三沐。 笑人强解事,闭门作龟缩。 一世竟何成,万事蛇著足。 二侄瑞家庭,贯穿经史匵。 才如射虎将,中石犹饮镞。 诗成出连璧,墨妙粲牋幅。 乃知作者心,求益不求速。 我年及学易,方究大小畜。 翛然对此君,苦节更森束。 嗟今但洋洋,悼往宁逐逐。 愿借邺侯书,尽阅三万轴。 无因访煨烬,叹惜邯郸目。

译文:

夜晚的大雪纷纷扬扬,将群峰装点得斑驳陆离,春天的寒意凛冽,让万千树木仿佛都被冻僵。我在山间的书斋里百无聊赖,便高卧在床上,呆呆地仰望着屋顶。那寒冷的云朵仿佛被冻住,飞也飞不走,就停留在我的屋檐下栖息。 我想起平生敬仰的柴夫子,他有卓越的才能,且特立独行。早年他有着像姜子牙在渭水垂钓时的远大抱负,晚年又怀揣着如荆山美玉般的才华。他就像在陆地上也不会沉没的珍宝,世间的贤才终究会得到重用。就如同那生长在山林中的兰花,即便无人欣赏,也依然散发着芬芳。 到了暮年,他隐居在山水之间,为躲避战乱,像杜甫在同谷一样吟唱着生活的诗篇。他逍遥自在地漫步于水石之间,每日沉浸在清凉之中,仿佛用清凉之水多次沐浴身心。他嘲笑那些自作聪明的人,像乌龟一样缩在门内不敢有所作为。这些人一辈子究竟能成就什么呢?就像给蛇画上脚一样,多此一举又毫无成果。 我的两个侄子是家中的祥瑞,他们熟读经史,知识就像存放在精致匣子中的珍宝。他们才华出众,如同能射虎的猛将,即便误把石头当成老虎,箭也能深深地射入石中。他们写成的诗篇如同成双的美玉般珍贵,书法精妙,笔墨在笺纸上闪耀光彩。由此可知,真正有才华的人,追求的是不断进步,而非急于求成。 我到了学习《易经》的年纪,才刚刚开始研究《大畜》和《小畜》卦。我悠然地面对这些有才华的晚辈,更感到要坚守苦节,严于律己。可叹如今人们大多虚浮不实,追念往昔,又何必急切匆忙呢?我希望能像李泌那样,拥有丰富的藏书,把三万卷书都阅读一遍。可惜没有机会去寻访那些在战火中化为灰烬的书籍,只能像为邯郸之梦叹息的人一样,空自感慨。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