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游西池偶书

去年客中愁,忽忽意未伸。 归来媚儿曹,行乐犹及辰。 融怡帝乡日,浩荡天街春。 物色岂不好,所思难重陈。 婉娈有能事,朱弦妙通神。 从容兰臭言,事事皆可人。 关河一乖隔,梦想清洛濵。 况乃行止间,愧负匏瓜身。 情随节物改,事逐风景新。 踌躇不自释,渌酒徒芳辛。 明朝更牵强,接踵肥马尘。 凌波固可慕,解佩良无因。 青翼不复来,怅望瑶池津。

译文:

去年客居他乡时满心忧愁,时光匆匆,那愁闷之意一直没能舒展。 回到家中和孩子们相处倒也欢乐,及时行乐还不算太晚。 京城的日子温暖融洽,天街上春意浩荡。 这眼前的景色哪能说不好呢,只是心中所想之事难以再次诉说。 有位温婉美好的人儿才艺出众,她弹奏朱弦妙音简直能通神灵。 我们从容交谈,话语如兰般芬芳,每一件事都让人顺心。 可自从山河阻隔彼此分离,我常常在梦里回到那清洛之滨。 更何况我现在的行踪行止,真觉得愧对自己这无用之身。 我的心情随着节令物候而改变,事情也随着风景变化而更新。 我满心踌躇难以释怀,只能空对着美酒,它也徒然带着芬芳和辛辣。 明天还得勉强自己,跟在那些骑着肥马的达官贵人后面奔走。 那如凌波仙子般的美人固然让我倾慕,可我却没有机会与她倾诉衷肠。 传递消息的使者不再前来,我只能惆怅地遥望那瑶池的渡口。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