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松堂

对植是何年,岩岩挺寥廓。 风雷已屡起,霜雪终不著。 先生立其中,偃蹇相参错。 高标与秀气,鼎足冠伊洛。 想此堂成初,来贺纷燕雀。 醉哦渊明句,众鸟欣有托。 伟哉拔俗姿,闻见穷浩博。 钟鼎列珍玩,圗史谐至乐。 小人辱忘年,高义见啸诺。 讵敢窥藩篱,庶遂饫糟粕。 南池俯空旷,倒影如衡霍。 乘月抱琴过,坐石幽弄作。

译文:

那两棵松树相对栽种是在哪一年呢?它们高高挺立在这空旷的天地之间。 多年来,狂风和惊雷已经多次袭来,可它们始终没有被霜雪侵害。 先生站在这两棵松树中间,身形和松树错落交杂。 松树的高洁品格与灵秀之气,和先生的气质,就像鼎的三足一样,在伊水和洛水一带堪称翘楚。 想来这双松堂刚刚建成的时候,前来祝贺的人像纷扰的燕雀一般。 先生醉意中吟诵着陶渊明的诗句“众鸟欣有托”。 先生有着超凡脱俗的姿态,见识广博得让人惊叹。 堂中陈列着钟鼎等珍贵的玩物,摆满了图书史册,他在这里享受着至高的乐趣。 我这浅薄之人有幸能与先生结下忘年之交,先生高义,对我有求必应。 我哪里敢说能真正领悟先生的高深学问,只希望能学到些皮毛就心满意足了。 从堂前向南俯瞰空旷的池塘,松树的倒影就像衡山和霍山一样雄伟。 我曾在月色下抱着琴走过,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弹奏着清幽的曲子。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