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彦覃

春风恼百物,物物不禁渠。 水为盎盎绿,柳亦毵毵舒。 芳菲遽如许,流光亦须臾。 谁令更别离,此恨当何如。 外门有人物,照映冰玉壶。 茹古髯似戟,说兵胆过躯。 中外已践更,能事乃绪余。 主馈孟光贤,郎君千里驹。 人生得此乐,底事犹区区。 兹行谒贤相,袖有时政书。 世家治剧手,陶冶宁舍诸。 我老不适用,饥寒出无驴。 论亲无党近,分义何敢疏。 吾儿似我拙,久已分龙猪。 一闻词赋功,决科良起予。 山林与钟鼎,愿言今则殊。 岁寒苟在兹,勿忘双鲤鱼。

译文:

春天的风似乎在故意撩拨世间万物,万物都难以抗拒它的力量。 河水泛起了盈盈的绿意,柳树的枝条也轻柔地舒展着。 花草一下子变得如此芬芳美丽,可时光却过得飞快,转瞬即逝。 谁能想到此时还要面临离别,这份离恨该有多深啊! 门外有一位出众的人物,他气质高洁,如同冰清玉洁的玉壶一般。 他饱读古书,胡须像戟一样刚硬,谈论兵法时胆量过人。 他在朝廷内外都担任过官职,即便处理日常事务也是游刃有余。 他的妻子如同孟光一样贤德,儿子也是前途无量的好苗子。 人生能拥有这样的欢乐,为何还要四处奔波忙碌呢? 这次他要去拜见贤明的宰相,袖子里揣着有关时政的策论。 他出身世家,有着治理复杂事务的能力,贤相又怎会舍弃他不用呢? 我已经年老,没什么用处了,又饥又寒,出门连驴子都没有。 论亲戚关系,我们并不十分亲近,但情分道义上又怎敢疏远呢? 我的儿子和我一样笨拙,早就和那些优秀的人有了天壤之别。 一旦听闻他在词赋上有了成就,科举高中,定会让我深受启发。 隐居山林和入朝为官,如今看来真是截然不同的选择。 如果到了岁暮天寒的时候彼此情谊还在,可别忘了互通书信啊。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