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巨山

士为知已用,亦为知已死。 嘉哉孔文举,特达惟荐祢。 寥寥千载后,此事今已矣。 俯仰常有怀,邂逅过愿始。 襄阳紫微公,操行见所履。 字如入草蛇,诗继余霞绮。 家声凤凰池,盍在金门里。 三年民父母,政事粲可纪。 倦游丐闲归,解绂如脱屣。 东山宁久卧,行为苍生起。 要观补衮功,左右圣天子。 小人不更事,岂解令公喜。 平生万卷书,不直一杯水。 颓然衰病余,所存今复几。 与世竟悠悠,逢人但唯唯。 从公文字饮,德言方在耳。 胡为舍我去,衣袖不可禠。 离合亦偶然,世事皆如此。 声出已复呑,相顾泪如洗。

译文:

士人为知己者所用,也愿意为知己者献出生命。 可赞啊孔文举(孔融),特别赏识并举荐了祢衡。 但在这漫长的千年之后,像这样的事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 我时常感慨,能偶然结识张巨山,真是超出了我原本的期望。 襄阳的紫微公(指张巨山),他的操行在日常行事中可见一斑。 他的字犹如入草之蛇,灵动自如;他的诗就像天边绚烂的晚霞,绮丽多姿。 他家世显赫,家族声名在凤凰池(指中书省)传扬,本应在金门(指皇宫)任职。 可他却担任了三年地方父母官,政绩斐然,值得好好记载。 他厌倦了仕途,请求辞官归隐,解下印绶就像脱掉鞋子一样洒脱。 但他就像隐居东山的谢安,怎会长久地隐居呢,定会为了天下苍生再度出山。 我期待着看到他辅佐天子,建立卓越功勋,成为天子的得力助手。 我见识浅薄,不懂世事,怎能让您欢喜。 我虽读了平生万卷书,此刻却觉得还抵不上一杯水的价值。 我已衰老多病,精力衰退,所剩的日子也不多了。 我与这世间的联系也日渐疏远,逢人也只是唯唯诺诺。 与您一起以文字为饮,畅谈德言,那些话语还在我耳边回响。 您为何要离我而去,我真舍不得您啊。 人生的离合本就是偶然之事,世间万事皆是如此。 我想说出挽留的话,却又咽下,我们相顾无言,泪水潸然而下。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