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宜兴归谒邹德久不遇

客里仍惊奔,南走荆溪上。 系船楼前树,偶接丈人行。 兹惟天下士,抱负不可状。 而今年七十,面睟背益盎。 论文复把酒,十日共清访。 归家照眸子,炯炯觉神王。 朅来情所亲,邹子颇直谅。 斯文有能事,笔挟风雨壮。 今晨叩其门,不见动惆怅。 我希嵇叔夜,子慕陶元亮。 念子如清风,执热欲何往。 寇退子当返,子去我曷望。 何时芝兰室,重见玉色酿。 快意倾百杯,浇我舌本强。

译文:

我在客居他乡之时,仍遭遇让人惊恐的奔逃之事,一路往南来到了荆溪边上。我把船系在楼前的树上,偶然结识了像长辈一样的您。您是天下难得的贤士,您的才华与抱负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如今您已年届七十,面色温润,精神饱满。 我们一起谈论文章,还举杯饮酒,连续十天都共同进行清雅的寻访活动。回到家后,我感觉自己双眼炯炯有神,精神状态格外好。 我近来结识了情投意合的朋友邹子,他为人正直诚信。他在文章创作上很有本事,笔下文章气势磅礴,如同挟带着风雨一般。 今天早晨我去敲他的家门,却没见到他,这让我心中不禁涌起惆怅之情。我仰慕嵇叔夜那样的人,而邹子您则倾慕陶元亮那样的隐士。我觉得您就像一阵清风,在这炎热难耐之时,我若没了您,又能往何处去寻清凉呢? 等到贼寇退去,您应该会回来,可要是您离开了,我又有什么盼头呢?什么时候我能再到您那高雅的居室,再次见到您如玉般温润的面容呢?到那时,我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喝上百杯酒,来滋润我那笨拙的口舌。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