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敦玉惠双兔

惟兹衣褐徒,功用莫与大。 驰骋文字间,下上无不载。 卓哉昌黎公,毫端跨百代。 传纪何新奇,不泯良有赖。 先生胸次广,万窍号一噫。 学成身益穷,动辄与时背。 兴怜不肖子,磨砻去瑕颣。 辛勤三十年,所得才稊稗。 遗我虽八蹄,高义意有在。 想当避鹘拳,冈垄如历块。 束缚谅何施,拙情甘自退。 笔砚行且焚,重垂儿子戒。 方当事口腹,坐与巨觥对。 闭门拥红炉,大嚼资一快。

译文:

以下是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 像兔子这种身披褐毛的动物,它的功用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它的毛可以用来制作毛笔,在文字的世界里纵横驰骋,上下古今的事迹无所不记载。 卓越的昌黎先生韩愈啊,他的笔端才华跨越了百代。他所作的传记是多么新奇,而这些佳作能够流传不朽实在是有赖于毛笔啊。 先生您心胸宽广,文思如同万物在风中呼啸,皆由一口气息引发。您学问有成却愈发穷困,一举一动总是与时代相悖。 您怜悯我这个不成器的人,悉心教导我去除缺点和毛病。我辛勤努力了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却不过像稗草一样微不足道。 您赠送我这一对兔子,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情义。可以想象它们当初为了躲避鹘鹰的攻击,在山冈垄地上奔跑如飞,就像越过小小的土块一样轻松。 如今它们被束缚住了,这能怎么样呢?我这笨拙的性情甘愿自己退居一旁。我甚至想着要把笔砚都烧掉,还要郑重地告诫晚辈。 现在我要考虑满足口腹之欲了,我将坐着与大酒杯相对。关上房门,围拥着烧得通红的火炉,尽情地大嚼兔肉,以此来获得一份畅快。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