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台

先生志丘壑,溪山助幽兴。 持竿聊尔尔,至乐在游泳。 故人已龙飞,旌车远来聘。 掉头藐不顾,长揖辞万乘。 人生各有愿,可不安吾分。 是在易之干,曰遯世无闷。 至今堂前竹,苍翠有余润。 我行出祠下,敬谒仰胜韵。 愧负营口腹,驰驱违本性。 言归不敢迟,卖剑买鱼艇。

译文:

严光先生一心向往那山林丘壑,溪谷与山峦都增添了他的清幽兴致。他手持钓竿不过是那么随意而为,真正的极致快乐在于能在这山水间自由自在地“畅游”(寓意享受山水之乐)。 他的老朋友刘秀已经登上皇位,像飞龙在天般有了大作为,还派了使者带着旌车从远方来聘请他入朝为官。但严光却不屑一顾地掉过头去,只是作了个长揖就辞谢了天子的征召。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心愿,又怎么能不安守自己的本分呢?这在《易经》的《乾》卦里有相关的说法,叫做“遁世无闷”,意思是避世隐居而没有烦闷。 直到如今,严子陵祠堂堂前的竹子,依然那么苍翠,还透着一股湿润的生气。我路过这祠堂下面,恭敬地前去拜谒,心中敬仰严先生超凡的风度气韵。 想想我自己,真是惭愧啊,为了糊口谋生,四处奔波忙碌,违背了自己内心的本性。我不能再迟疑了,要赶紧回去,卖掉佩剑,买一艘小渔船,从此也过上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