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栀

阴泉隐岩壑,长夏发幽植。 深处但闻香,往往樵苏得。 幸不杂薪槱,论价亦何直。 适从支郎舍,远致居士室。 婆娑复偃蹇,其高不盈尺。 铅华了不御,绚此冰雪质。 我有古鱼洗,岁久莓苔蚀。 注之清泠水,借以璀错石。 静态自愔愔,孤芳何的的。 初疑云生础,复讶月过隙。 膏沐露穰穰,动摇风激激。 忽然参鼻观,似欲破禅寂。 俗物多丰肥,仙姿乃癯瘠。 已输白玉英,更作黄金实。 昌阳讵足数,薝卜诚可匹。 老来无所好,一见心辄溺。 坐卧与之俱,于焉遂成癖。 异时张紫薇,饮客尽一石。 放怀歌舞筵,折赠无所惜。 蝉蜕倐仙去,楼居藐姑射。 三嗅哦公诗,俯仰成今昔。 问花花如嚬,对之长太息。

译文:

深山的沟壑中隐藏着清凉的泉水,在漫长的夏日里,水栀这种幽静的植物生长了出来。 在那幽深之处只能闻到它散发的香气,常常是打柴的人偶然间发现了它。 幸亏它没有被当作柴草混在一起烧掉,可就算拿去论价又能值多少钱呢。 它刚从僧人居住的地方来,被远远地送到了我这居士的屋子里。 它的枝叶舒展又显得有些高傲,高度还不到一尺。 它不施半点脂粉,那洁白如雪的质地绚烂夺目。 我有一个古老的鱼洗,因为年代久远,已经被莓苔侵蚀。 我往里面注入清凉的水,再放上色彩斑斓的石头来衬托它。 它静静地立在那里,姿态娴静,独自散发着清幽的芬芳,那么鲜明。 起初我怀疑是云气从石础上升起,接着又惊讶像是月光从缝隙中穿过。 它沾着晶莹的露珠,就像润泽的膏沐,微风吹过,枝叶轻轻摇动。 忽然间,那香气钻入我的鼻腔,似乎要打破这禅定中的寂静。 世间的俗物大多丰腴肥硕,而这水栀的仙姿却显得清瘦。 它已经绽放出洁白如玉的花朵,还会结出如黄金般的果实。 菖蒲哪里值得一提,薝卜倒真可以与它相媲美。 我年老了没什么爱好,一见到它就满心喜爱。 无论坐着还是躺着都和它相伴,于是就此成了癖好。 从前张紫薇酒量很大,宴请宾客时,每人能饮一石酒。 他在歌舞宴会上尽情放纵心怀,折下花枝赠人毫不吝惜。 如今他像蝉脱壳一样忽然仙逝而去,如同居住在姑射山上的仙人般遥远了。 我再三嗅着花香吟诵张公的诗,一低头一抬头间,已然是今非昔比。 我问花,花仿佛在皱眉,我对着它长叹不已。
关于作者
宋代李处权

李处权(?~一一五五)字巽伯,号崧庵惰夫,洛(今河南洛阳)人。淑曾孙。南渡后定居溧阳(《景定建康志》卷四九)。生平未获显仕,转辗各地为幕僚,以诗游士大夫间。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于荆州年逾七十。著作曾自编有《崧庵集》,不传。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由其堂弟处全收辑遗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李处全序。 李处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崧庵集》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及李鼎《宋人集甲编》(简称宋人集)本等。新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