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袁望回春雪

白雪嫌春晚,纵横布玉霙。 柳花随处发,瑶砌逐门成。 旌别寒松茂,摧残冻芋萌。 飘飖无限思,料峭有余清。 舞袂朝犹湿,吟窗夜自明。 色疑侵两鬓,光欲眩双睛。 曭晃干林晓,潺湲万壑晴。 江梅含故态,山鸟弄新声。 雅与诗情惬,应怜病骨轻。 浇肠一杯酒,风力鬬峥嵘。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雪的景象,以下是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洁白的雪似乎嫌弃春天来得太晚,肆意地在空中纵横飞舞,洒下一片片如玉般的雪花。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就像柳花四处飘散,所到之处,仿佛一夜之间随处绽放。很快,洁白的雪堆积在玉石般的台阶上,每家每户的门前都被雪覆盖。 这场春雪也如同一场考验,它让寒松更加凸显出茂盛坚韧的姿态,却无情地摧残了那些刚冒头的冻芋嫩芽。 雪花飘飘摇摇,勾起人无限的思绪,带着料峭春寒,却也有着别样的清新。清晨时分,那雪花仿佛还沾湿了舞者的衣袖;夜晚,雪光映照着吟诗的窗户,让屋内也明亮起来。 这雪的颜色白得让人怀疑是不是悄然染上了两鬓,雪的光芒耀眼得几乎要让人眩晕了双眼。清晨时分,阳光洒在被雪覆盖的树林上,光影闪烁晃眼;等到天晴,山间沟壑里融化的雪水潺潺流淌。 江边的梅花依旧保持着往日的姿态,山中的鸟儿也开始欢快地啼叫,发出新的鸣声。这美丽的雪景与诗人的诗情格外契合,似乎也怜惜着诗人病弱的身体。诗人忍不住斟上一杯酒来浇灌愁肠,感受着这风雪交加中那如争斗般峥嵘的力量。
关于作者
宋代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