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浮光丘家山寺

古寺钟鸣漏向残,马嘶人起束征鞍。 曈昽半弄阴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 溪水断流寒冻合,野田飞烧晓霜干。 嗟予老踏浮光路,陟岵怀亲眼欲酸。

译文:

古老的寺庙里钟声回荡,更漏声已渐渐稀疏,快要结束这一夜。马儿嘶鸣,旅人们纷纷起身,收拾行装,系紧出征或远行的马鞍。 天边刚露出一丝光亮,太阳半遮半掩,天空时阴时晴。凛冽的寒风开始袭来,此时正迎来一年中寒冷的小寒和大寒时节。 山间的溪水已经断流,水面被寒冷的天气冻得严严实实。野外的田地里,有人燃起野火,清晨的寒霜在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干燥。 唉,我年纪大了还频繁奔走在浮光这条路上,每次路过这里,就像《诗经》里说的游子登上高处思念父母一样,想起远方的亲人,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关于作者
宋代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