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三首 其一

雪压千山浄,云披万里晴。 木冰争霁色,簷雨碎寒声。 静映吟窗冷,轻浮茗椀清。 最宜今夜月,来借短檠明。

译文: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重重山峦都被积雪覆盖,显得一片纯净洁白;厚重的云层散开,万里长空放晴,呈现出澄澈的湛蓝。 树木被冰雪包裹,在晴朗的天空下闪耀着晶莹的光泽,它们仿佛在竞相展现这雪后初晴的美景;屋檐上的冰凌融化,水滴落下,破碎成细小的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 这洁白无瑕的雪景静静地映照在诗人的窗前,让室内也增添了几分寒意;那轻盈的雪花如同精灵一般,飘落进茶碗中,让茶水也似乎变得更加清澈。 今夜的月亮应该是最适宜出来的,它可以借着窗前短灯的微光,洒下银白的光辉,与这雪后的美景相互映衬。
关于作者
宋代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