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廷吉知县

李侯入境怜焦枯,指麾屏翳如家奴。 坐令大旱变霖雨,一时凋瘵歌岩夫。 我思东坡不可见,夜讽新诗还撚须。 庆源老人骨已朽,爱民似子当今无。 稻田上下水声接,农家凖拟相携壶。 南邻败屋欹欲倒,君来往往人争扶。 流离复合燕相贺,向人竞欲嘲解襦。 吏民莫恠吾面瘠,耄倪艰食方饥癯。 政声不必家置喙,自然和气成欢呼。 何当相聚饮一斗,高吟大笑临卭垆。

译文:

李廷吉知县来到这地方,很怜悯遭受大旱之苦的百姓,他指挥那掌管降雨的神灵,就如同使唤自家的奴仆一般容易。 转眼间,就让这严重的旱灾变成了滋润大地的甘霖,一时间,那些因灾而困苦的百姓都歌颂起这位贤明的父母官。 我怀念起苏轼东坡先生,可惜再也无法见到他了,夜晚吟诵着李廷吉的新诗,还忍不住捻着胡须细细品味。 庆源老人早已逝去,如今像他那样爱民如子的官员再也没有了。 稻田里上上下下都传来了潺潺的流水声,农家们都满心期待,准备互相邀约着提上酒壶庆祝这丰收的希望。 南邻那破败的屋子倾斜得快要倒塌了,李知县常常过来,人们争着去帮忙扶持修缮。 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重新聚在一起,就像燕子归巢相互庆贺,还争着打趣说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解开短袄受冻了。 李知县啊,你别奇怪我面容消瘦,是因为那些老人和小孩还在艰难地为食物发愁,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啊。 你的政绩名声不用家家户户都去宣扬,自然而然地,祥和的氛围就会让百姓们欢呼起来。 什么时候咱们能相聚在一起痛饮一斗美酒,像司马相如和卓文君那样在临卭的酒垆前高声吟诗、纵情大笑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