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董令升喜雨用前韵

夜听簷声翻急雨,想见膏润均率土。 先生休戚共斯民,忧在惔焚非惮暑。 人情类被饥所移,我尔相忘自甘苦。 宁从祷旱身暴日,肯对驱蝗歌侑俎。 用心何独追老杜,大庇寒儒欢广宇。 要令匹夫被惠泽,上致吾君尧舜数。 嗟予粪朽伏邱壑,尺短寸长无足取。 洊蒙珠玉过称扬,丈夫殆以气相许。

译文:

夜晚躺在床上,倾听着屋檐下急促的雨声不断翻涌,我仿佛能看到那滋润万物的甘霖均匀地洒落在整个大地上。 董先生您与这里的百姓同甘共苦、休戚相关,在酷热难耐之时,您所忧虑的是像烈火焚烧般的旱灾,而不是畏惧那炎炎暑气。 一般人的心思常常会被饥饿所左右而改变,但我们二人却能忘却自身的甘苦。您宁愿为了祈雨,让自己暴晒在烈日之下,也不愿意在驱赶蝗虫的艰难时刻,还在宴席上听歌作乐。 您这份用心,简直可以媲美当年的杜甫。杜甫渴望能有广厦,让天下寒士都能欢颜;而您也是一心想要让每一个普通百姓都能得到恩惠。您希望能辅佐君主,让君主能像尧舜那样贤明。 可叹我就像那腐朽的粪土,隐居在这深山沟壑之中,才能上有诸多不足,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却屡次承蒙您用如珠似玉般美好的言辞过分地夸奖我,想来您这位大丈夫大概是因为意气相投才如此抬举我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