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清化人示寒山

师从天台来,示我一集诗。 开编未及读,涕泪已交颐。 纷纷世间人,迷妄觉者谁。 浮沉苦海中,欲出无端涯。 寒山与拾得,旁观为兴悲。 作诗三百篇,劝戒仍嘲嗤。 觉此未觉者,当下成牟尼。 此意亦良厚,柰何人罕知。 师持国清钵,欲救云堂饥。 赠言亦安用,聊以报所贻。

译文:

你从天台而来,拿给我一部诗集。 我打开诗集还没来得及阅读,泪水就已纵横满脸。 这世上的人们纷扰杂乱,迷茫虚妄,又有谁能觉醒呢? 大家都在痛苦的海洋中随波浮沉,想要脱离却找不到头绪和边际。 寒山和拾得这两位高僧,在一旁看着人们这般状态,不禁心生悲叹。 他们创作了三百篇诗歌,既有劝诫世人的话语,也有对世人愚昧的嘲讽。 倘若那些还未觉醒的人能领悟其中深意,当下就能成为觉悟者。 他们的这番心意实在是十分深厚,无奈知道其中道理的人太少了。 你手持国清寺的钵盂,是想要救济云堂里饥饿的人。 我这些赠言又有什么用呢,姑且算是对你赠送诗集的一种回报吧。
关于作者
宋代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