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王之道 菩提院 菩提院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王之道 菩提古精舍,兵余但茅茨。 我行勌午暑,少憩容奴炊。 山僧老无子,养蚕如养儿。 奈何煮白蠒,廼欲缫青丝。 燕泥固可恶,覆巢似非宜。 不闻两足尊,顶鹊安无隳。 我亦学佛者,言之为兴悲。 作诗书壁间,以为浮屠规。 译文: 菩提院本是古老的佛寺,经过战火之后,只剩下些茅草屋。我在正午酷热的暑气中行走得疲惫不堪,便在这里稍作休息,还让奴仆在这里做饭。 寺院里有位年老的僧人没有子女,他养蚕就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可让人无奈的是,他却把洁白的蚕茧拿去煮,想要抽出里面的青丝来。这就如同燕子衔泥筑巢虽会弄脏地方让人厌恶,但捣毁它们的巢穴似乎也不太合适。 难道没听说过佛祖吗?他头顶上有鹊巢,也安然无事,鸟巢并没有毁坏。我也是个学佛之人,说到这些不禁悲从中来。 我把这些感受写成诗,题写在墙壁上,希望能给佛门中人当作一种规范和警示。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