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澄上人颐庵

我生困语言,老大犹栖迟。 咄哉一言失,虽悔何能追。 常欲说向人,到口还忸怩。 不如静中坐,此理吾所知。 春风入城郭,古寺花开时。 广庭积雨过,红紫初纷披。 偶逢颐庵人,强丐颐庵诗。 是庵清而虚,底事名为颐。 南陵有徐子,顷尝吏于斯。 作字妙羲献,学易深坎离。 慎言与节饮,卦象不可欺。 君看命名意,往往只在兹。

译文:

我这一生被言语所困扰,年纪大了还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唉!只怪自己一时说错话,即便后悔又哪里能追回呢。我常常想把这其中的道理讲给别人听,可话到嘴边又害羞说不出口。倒不如静静地坐着,这个道理我其实心里明白。 春风吹进了城郭,古寺里的花儿盛开。宽敞的庭院在一场大雨过后,红花紫卉刚刚开始缤纷绽放。偶然间遇到了颐庵的这位僧人,他硬要我为颐庵写首诗。这颐庵环境清幽、空间空阔,为什么要取名叫“颐”呢? 南陵有位徐先生,不久前曾在这里任职为官。他写书法的技艺妙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研习《易经》对八卦的理解十分深刻。他教导要谨慎说话、节制饮酒,这从卦象里体现的道理可不会骗人。你看这“颐庵”命名的含义,往往就在于此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