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云山海会寺

龙舒富山水,白云又其角。 七峰互回环,仰见天一握。 古木森建幢,苍藤大张幄。 初疑翠黛扫,颇类青玉琢。 飞泉何处来,其势自天落。 舂撞吼雷霆,激射纷雪雹。 田家承下流,伐石竞耕凿。 揺风麦初齐,泛水秧尚弱。 怳若桃花源,误入不容却。 况有古道场,碧瓦照丹雘。 楼台锁烟霞,松杉聚猿鹤。 我来孟夏初,征衫汗如濯。 行行不知劳,梯云上青廓。 入门寂无人,幽鸟自相乐。 登堂赵州出,此意亦不恶。 徐徐叩其端,善巧万金药。 销除爱欲恼,澡浣尘土浊。 山神似相留,入夜雨还作。 明朝出山去,欲去更盘礴。 何当赋归来,寄傲酬素约。

译文:

龙舒这个地方有很多美丽的山水,而白云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环绕着白云山的七座山峰相互回环,抬头望去,天空仿佛只有一握那么大小。 古老的树木像一排排高大的旗帜般林立,苍劲的藤蔓如同巨大的帐幕张开。起初,这山峰的翠色就像是被精心扫过一般清新,又很像是用青玉雕琢而成。 不知从何处飞来了泉水,那水流的气势好像是从天上倾泻而下。泉水冲击着石头,发出如同雷霆般的吼声,溅射出的水花就像纷飞的雪雹。 山下的农家承接了这泉水的下流,纷纷砍伐石头,开垦田地。微风中,麦子刚刚长齐,水中的秧苗还很柔弱。这景象恍惚间就像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旦误入就再也不想离开了。 更何况这里还有古老的道场——海会寺,寺中的青绿色瓦片在红漆的映衬下光彩照人。楼台被烟霞笼罩,松杉林中聚集着猿猴和仙鹤。 我在初夏时节来到这里,远行的衣衫被汗水湿透,就像刚洗过一样。我一路前行,丝毫不觉得劳累,沿着如同云梯般的山路登上了山顶。 走进寺庙,里面寂静无人,只有几只幽鸟自顾自地欢快啼叫。进入佛堂,遇到了像赵州禅师那样的高僧,感觉还不错。 我慢慢向他请教佛法的真谛,他的巧妙开解就像价值万金的良药。它能消除人们对爱欲的烦恼,洗净沾染在身上的尘世污浊。 山神似乎也想挽留我,夜里又下起了雨。第二天早上我准备出山离去,可越想离开就越留恋徘徊。 什么时候我能归隐于此呢?我要在这里寄情山水,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
关于作者
宋代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