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原上草,初生殆毫芒。 迩来没蓬蒿,似有三尺强。 春晖主发生,万物资余光。 迟迟虽不暴,萋萋自能长。 条风与糓雨,其功固难量。 予尝优劣之,岂得相辈行。 大哉发生恩,欲报不可偿。 东野古纯孝,作诗本肝肠。 怀亲感春晖,义见游子章。 凯风亦远矣,此道何茫茫。 惟余东野诗,千古遥相望。 张公雷江人,鸡群鹤昂昂。 冰鱼与冬笋,志慕孟与王。 结庐守松楸,至行称淮乡。 我不识君面,因诗得其详。
因纳上人寄题望江张氏春晖亭诗
译文:
原野上那一片片青草,刚长出来的时候,不过就像毫毛、麦芒一般细小。可近来再看,它们已经长得比蓬蒿还高,似乎有三尺多了。
春天的阳光主管着万物的生长,世间万类都凭借着它的余光来发育成长。虽然那阳光缓缓地照拂,并非暴晒般强烈,但草木依然能长得郁郁葱葱。春风和谷雨,它们对草木生长的功劳实在难以估量。我曾经比较过春天阳光与春风、谷雨的作用,它们可不能相提并论啊。
这春天孕育万物的恩情多么伟大,想要报答根本无法做到。唐代的孟郊是古代出了名的纯孝之人,他写诗都是发自肺腑。他心怀双亲,有感于春天的阳光,就写出了那首饱含深情的《游子吟》。《诗经·邶风·凯风》中赞美母爱的传统已经久远了,如今行孝之道也显得有些渺茫。唯有孟郊的诗,跨越千古依然闪耀着光芒。
张公是雷江人,他就像鹤立鸡群一样出众。他像古代的孟宗、王祥一样,有着高尚的孝道。孟宗为母冬日求笋,王祥为母卧冰求鲤,张公也有着这样的志向。他在亲人的墓地旁结庐守孝,他的高尚品行在淮乡一带被人们称赞。我虽然没有见过张公的面容,但通过这首诗,我已经详细了解了他的事迹。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