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鲁如晦喜雨

我本山中人,当暑玩泉石。 高吟清风朝,长啸明月夕。 前年徙江城,舴艋劣容席。 是时暑雨过,黄流没青荻。 城中无置锥,僦舍至三易。 迩来成小筑,风月得相觅。 执热想飞瀑,白练挂苍壁。 顿从釡甑中,令我获蘓息。 尤怜昨夜雨,洒濯有余力。

译文:

我原本是那山里人,在盛夏时节喜欢赏玩清泉与山石。清晨,伴着清爽的微风高声吟诗;夜晚,迎着皎洁的明月放声长啸。 前年我搬到了江城,所乘的小船小得只能勉强容下一席之地。当时暑雨刚过,黄色的洪水淹没了青色的荻草。城里狭窄得连个插锥子的地方都没有,我租房子都换了三次。 近来我终于建成了一座小屋,清风明月也能常来相伴。酷热难耐时,我就想起那飞流的瀑布,好似白色的绸缎挂在苍绿的山壁上。这想法让我仿佛一下子从蒸笼中解脱出来,得以喘息。 更让人欣喜的是昨夜的那场雨,它尽情地洒落洗涤,还有着用不完的力量。
关于作者
宋代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