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阜卿为汤与立寿次韵

我闻无量寿,世作天人师。 有祷必应感,如形影随之。 吾见盛德士,吏隠江之湄。 岩岩栋梁材,为桷岂所宜。 守道心自适,怡然见双眉。 何当日千里,整顿黄金羁。 嗟予拙无用,正坐千林姿。 荷兄独青眼,少雪群儿欺。 兰菊虽异芳,春秋莫予遗。 相逢一尊酒,驻马聊共持。 偶观香雾鬰,仿佛初生时。 愿兄寿无量,登庸侍彤墀。 年年遇今日,酌酒共瑶巵。

译文:

我听闻那无量寿佛,在世间成为天上人间的导师。人们只要有所祈祷,必定会得到感应回应,就如同身形和影子总是相伴相随一样。 我认识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在江边过着如官吏隐居般的生活。他有着如高大岩石般可做栋梁的才能,让他去做椽子之类的小事,哪里合适呢?他坚守正道,内心自在安适,从他舒展的双眉就能看出他的怡然自得。 真希望他能日行千里,像骏马配上黄金的马络头一样,一展宏图。可叹我笨拙而没什么用处,只因自己有和众多树木一样平凡的姿态。承蒙兄长您对我另眼相看,让我稍稍洗刷了被那些小儿欺侮的耻辱。 兰花和菊花虽然香气不同,但在春秋时节都不要把我遗忘。我们相逢时共饮一杯酒,停下马来暂且一起举杯。 偶然看到那香气如雾般浓郁,恍惚间仿佛看到新生命诞生的样子。祝愿兄长您寿命无量,能够被朝廷重用,侍奉在天子的宫殿前。每年到了今天这个日子,我们都能一起端着美玉做的酒杯饮酒。
关于作者
宋代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