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道中

客子结征衣,伺明鞭瘦马。 时平路无虞,年丰村有社。 归雁嘶层云,饥乌啄平野。 墙花初压枝,桥柳已盈把。 春岸坐渔人,晓陇来耕者。 风埃政无聊,怀抱何由写。

译文:

远行的游子收拾好自己的行装,早早地就穿好了征衣,焦急地等待天色放亮,天刚蒙蒙亮就挥鞭赶着那瘦弱的马踏上旅途。 如今社会太平,行走在路上不用担心遭遇危险,又逢年成丰收,村庄里还会举行社日活动,热闹非凡。 天空中,北归的大雁在层层云朵间嘶鸣着,像是在诉说着旅途的辛劳;平旷的原野上,饥饿的乌鸦正忙着啄食地上的东西。 农家院墙边的花朵已经开得很盛,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桥边的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条,随手一抓都能握满一把。 春天的河岸上,渔人静静地坐着,悠然地等待着鱼儿上钩;清晨的田陇间,耕地的农人正扛着农具缓缓走来。 可这一路上,风尘仆仆,实在是无趣又烦闷,我满心的感慨和思绪又能向谁倾诉、如何表达呢?
关于作者
宋代李若水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