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施彦执怀姚进道叶先觉韵

西湖十里山,春风一杯酒。 兹兴良不浅,何日落吾手。 我读君和诗,襟期一何厚。 同生上下宇,共阅古今宙。 死生何足云,余年付美酎。 佩印还故乡,衣锦眩春昼。 一时正儿嬉,千岁堕尘垢。 所以贤达人,中怀元有守。 试看窗日中,野马互奔骤。 区区竟何成,尚夸舌在口。 宿习犹未除,新诗漫怀旧。 环顾天地间,四海惟三友。 两老虽未死,二妙已先踣。 生者岂其巧,死者亦非谬。 君如悟斯契,万事可怀袖。 铜钱自如山,金印自如斗。 只今定何间,腐骨久已朽。 篱菊师渊明,庭草悲王胄。 彼已升层霄,此犹凿户牖。 浩歌君其聆,相看都皓首。

译文:

西湖周边绵延十里的山峦,在春风中与友人共饮一杯美酒。这样的兴致实在不浅啊,不知何时这惬意之事能常落在我手中。 我读了你唱和的诗篇,深感你情谊何等深厚。我们同生于这天地之间,共同经历着从古至今的时光流转。生死又有什么值得挂在嘴边的呢,剩下的岁月就交给美酒来相伴吧。 有人佩戴官印荣归故乡,身着华服在春日的白昼中炫耀。可这一时的荣耀不过是小儿嬉戏般的举动,千年之后也会被岁月的尘埃所掩埋。所以那些贤达之人,内心原本就有所坚守。 你看那透过窗户的日光里,细微的尘埃如野马般相互奔腾追逐。如此渺小地忙忙碌碌最终又能成就什么呢,有些人还在自夸能言善辩。过去的习性还没能完全去除,新写的诗也只是徒然怀念过往。 环顾这天地之间,四海之内我只有三位好友。两位老者虽然还未离世,但另外两位才俊却已先一步倒下。活着的人难道是因为机巧吗,死去的人也并非是犯了什么过错。 你如果能领悟到这个道理,万事都可以轻松地放在心中。就算铜钱堆积如山,金印大如斗,到如今又有什么差别呢,那些曾经追逐名利的人早已化作腐朽的白骨。 篱边的菊花以陶渊明为师,庭院的青草让人悲叹王胄的命运。他们有的已经升入高远的境界,而我们还在这里苦苦经营。 你且聆听我这豪迈的歌声吧,我们相互看着都已白发苍苍了。
关于作者
宋代张九成

张九成(一○九二~一一五九),字子韶,自号无垢居士,谪南安后号横浦居士,祖籍开封(今属河南),徙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十四岁为太学生,始从杨时学。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第一,授镇东军签判。五年,召为著作佐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四、九○)。六年,迁著作郎(同上书卷九九)。八年,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兼权刑部侍郎(同上书卷一二○、一二一、一二三)。以忤秦桧,出知邵州,未几落职。十三年,谪南安军居住(同上书卷一四九)。桧死,二十六年,起知温州(同上书卷一七一)。二十九年卒,年六十八(同上书卷一八二)。谥文忠。传世有《横浦先生文集》二十卷,另有《尚书说》、《论语说》、《孟子说》等,大多已残佚。事见《横浦先生家传》(附见宋刻《横浦先生文集》),《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三七四有传。 张九成诗,以宋刻《横浦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明万历吴惟明刻本(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从《横浦心传录》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