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登青原台

去年中秋节,邻州正弄兵。 羽檄方四驰,酒觞难一倾。 今年当此日,往事久已平。 不但櫜弓矢,又复见丰登。 桂魄十分满,暮容千里晴。 节物向人好,江山入眼明。 群峰翠霭鬰,静练秋光澄。 霜竹裂石响,焦桐号钟清。 嶪嶪高台上,飘飘欲云凌。 矫首宇宙宽,顾影尘滓轻。 今夕定何夕,此身非幻身。 谓言坐中客,不饮若为情。

译文:

去年的中秋节,相邻的州郡正在发生战乱。 紧急的军事文书四处飞驰传递,想要痛饮一杯酒都十分困难。 今年到了这个日子,过去的战乱早已平息。 不但战争结束,武器都收藏起来了,而且还迎来了丰收年景。 月亮十分圆满,整个傍晚天空晴朗,千里之内一片澄澈。 节日的美好景象对人十分友好,江山在眼中显得格外明亮。 群峰被翠绿的云雾缭绕,秋日的水光如同平静的白练般澄澈。 霜打过的竹子在风中作响,如同石头裂开的声音,焦尾琴弹奏出的声音像号钟琴一样清越。 我站在高耸的青原台上,飘飘然仿佛要凌于云端之上。 抬头望去,宇宙如此宽广,看看自己的影子,觉得身上的凡尘俗气都变得轻了。 今晚究竟是怎样美好的夜晚啊,此刻的我感觉自己并非虚幻之身。 我对在座的客人说,要是不饮酒,这又怎么能说得过去呢。
关于作者
宋代郑作肃

郑作肃,字恭老,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为监察御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三年,守尚书左司员外郎(同上书卷六九)。历知常州、吉州、镇江府,三十年主管台州崇道观(同上书卷一八五)。三十二年,改知湖州。事见民国《吴县志》卷六五。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