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 其一

浄因曾识楷山东,担板因缘古佛风。 后代儿孙仰孤硬,能超五位见芙蓉。

译文:

在净因寺的时候,我曾经结识了来自山东的楷禅师,你就像他一样,带着执着坚定的机缘,有着古佛般的风范。 后世的弟子们都敬仰这种孤高刚硬的品格,而你能够超越禅学中的“五位”境界,得见芙蓉道楷禅师那样的觉悟之境。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担板”在禅语里有执着、坚定之意;“五位”是禅学中的一种概念。整首诗是作者送给可首座的,表达了对他的赞赏以及认为他有高深的禅学造诣。
关于作者
宋代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