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黄檗慧公秀峰昌公丁巳上元日访鼓山珪公游临沧亭为赋十四韵

孤云乘天风,飞入海上山。 松声发鼓吹,导我登层峦。 平生烟霞想,政在岩壑间。 及兹百事懒,作意三日闲。 聊将烧灯夜,付与儿辈看。 来陪老禅伯,杖履同跻攀。 曲折几藓磴,竹引春斓斑。 窦口咽细泉,崖腹鸣飞澜。 足疲眼界远,语乐心地安。 倒景射西崦,晃荡云海宽。 十年戎马后,集此兰若难。 未必支许游,能尽宾主欢。 暝色到峰顶,月光散林端。 摩挲忘归石,告以幽遐观。

译文:

那片孤云乘着天上的劲风,飘入了这海上的山峦。松涛阵阵好似在奏响鼓乐,引领着我登上层层峰峦。 我这一生对烟霞美景的向往,正寄托在这岩崖沟壑之间。到如今百事都提不起劲,特意抽出这三日闲暇时光。 就把这张灯结彩的上元夜,交给家中的儿辈去赏玩。我来陪伴着这些老禅师,拄着拐杖一起攀登游览。 沿着满是苔藓的石阶曲折前行,翠竹摇曳带来春日斑斓的景致。山洞口细泉潺潺流淌,山崖深处飞瀑轰鸣作响。 虽然脚步疲惫,但眼前的视野却十分开阔;交谈愉悦,内心也格外安宁。夕阳的倒影投射在西面的山坳,云海广阔且波光荡漾。 历经十年的战乱之后,能在此处的寺庙相聚实在是太难得了。就算是当年支遁和许询那样的名士出游,也未必能有我们宾主这般欢乐。 暮色渐渐笼罩了峰顶,月光洒落在树林的顶端。我抚摸着那“忘归石”,向它诉说这幽远美好的景致。
关于作者
宋代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