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感事

乾坤忽震荡,土宇遂分裂。 杀气西北来,遗毒成僭窃。 议和其祸胎,割地亦覆辙。 傥从种将军,用武寨再劫。 不放匹马回,安得两宫说。 巍巍开国初,真宰创鸿业。 一统包八荒,受降临观阙。 并州稍稽命,骈头亟膏钺。 于今何势殊,天王狩明越。 诸镇本藩翰,楚破阖城血。 翠舆欲东巡,蹈海计愈切。 诏下散百司,恩许保妻妾。 瞻彼廉陛尊,孰与壮班列。 肉食知谋身,未省肯死节。 检校舆地图,宁复见施设。 三吴素轻浮,伤弓更心折。 四顾皆惊波,苍黄共呜咽。 维兹艰危秋,贫士转疏拙。 明年谷增贵,贤愚罔分别。 何处置我家,患在建午月。 故山盍早归,岂忧践霜雪。 作意海边来,初非事干谒。 责我卖屋金,流言尚为孽。 汪公德甚大,游说情激烈。 力救归装贫,一洗肝肺热。 如公趋急难,正似古豪侠。 行藏道甚明,亲养志先决。 去矣茅三间,无问衣百结。 他时期卜邻,此日尤惜别。 请以兄事公,尺书未宜缀。

译文:

天地忽然间剧烈震荡,大好的疆土就此分裂。那充满肃杀之气的战乱从西北而来,敌人的恶行导致伪政权的建立。主张议和是灾祸的根源,割让土地更是重蹈前人的覆辙。倘若听从种师道将军的建议,在金营劫寨一战用武。让敌人连一匹马都回不去,又怎会有徽钦二帝被掳北上的事情发生呢。 遥想我大宋开国之初,英明的君主开创了宏大的基业。国家一统,囊括八方荒远之地,各国纷纷前来观阙朝拜称臣。当年并州的割据势力稍有违抗天命,很快就被斩首,血溅斧钺。可如今形势是多么不同啊,当今皇上只能辗转流亡到明州、越州。 各地的藩镇将领本应是国家的屏障,可如今像楚州被攻破时,满城都是鲜血。皇上的车驾想要往东巡行,甚至有渡海避难的打算,这个计划越来越急迫。皇帝下诏让百官各自散去,还恩准大家保全自己的妻妾。看看那高高在上的朝廷尊严,可如今朝堂之上又有谁能有壮士的气概和作为呢。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只知道为自己谋划,根本不懂得为国家去死节。 查看如今的舆地图,哪里还能看到国家应有的规划和治理。三吴地区的百姓向来轻浮,经历了战乱更是胆战心惊。环顾四周都是惊涛骇浪,人们都惊慌失措地一同悲泣。 在这艰难危急的时刻,我这样的贫士更加显得迂腐笨拙。明年粮食价格肯定会更加昂贵,到那时贤人与愚人也没什么分别了。我该把家安置在哪里呢?担忧的事就发生在午月。所以故乡还是早点回去吧,难道还怕去践踏霜雪吗? 我有意来到海边,起初并非是为了谋求官职。有人指责我动用卖屋的钱,流言蜚语至今还是个麻烦。汪公您品德高尚,游说救助我的时候情感十分激烈。您大力帮助我解决了归乡路费不足的困境,让我心中的烦闷和忧虑一扫而空。像您这样急人所难的行为,正如同古代的豪侠一般。 人生的行止出处道理很明白,奉养双亲的心意我早已确定。我要离开了,回到那三间茅屋之中,也不再在意自己衣服破旧不堪。日后希望能和您成为邻居,今天我格外珍惜与您的分别之情。我愿意以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您,就不再用书信来表达我的心意了。
关于作者
宋代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