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辞鼓山行,便作径山去。 道人孤飞云,腰包咄嗟具。 两边兄弟间,杨岐一条路。 禅许众人参,院要大家住。 无是亦无非,何喜复何怒。 同粥鼓斋钟,等灯笼露柱。 佛眼接竹庵,云门透圆悟。 尔则有师承,心共成佛祖。 可笑世上儿,妄念分毁誉。 石火电光中,毕竟什么处。 所得能几多,造业不知数。 生死到头来,请问末后句。 穷汉未必穷,富汉岂真富。 入门相见时,此话莫错举。
送言上人往见径山老十四韵
译文:
言上人忽然告别鼓山,径直前往径山而去。
这位道人就像一片孤独的飞云,转眼间就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
在这佛教的不同支派兄弟之间,杨岐派这条修行之路始终存在。
禅法是允许众人一同参悟的,寺院也欢迎大家一同居住修行。
在禅的境界里,没有是与非的分别,又何来欢喜与愤怒呢?
大家一同伴着粥鼓和斋钟作息,把灯笼和露柱都看作平等无差别的事物。
从佛眼禅师传承到竹庵禅师,云门宗的思想又贯穿圆悟克勤大师。
你有这样清晰的师承脉络,只要一心向道,定能成就佛祖般的觉悟。
可笑这世上那些凡俗之人,心中妄念丛生,还去区分对佛法的诋毁与赞誉。
人生就像石火电光一样短暂,到最后又能如何呢?
他们所得到的东西又能有多少,可造下的业障却不计其数。
当生死来临的那一刻,再去问那最终解脱的佛法真谛。
看似穷困的人未必真的穷困,看似富有的人也未必真的富有。
等你到径山入门与径山老和尚相见的时候,可别把这些话讲错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