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真歇禅师往住阿育山兼简黄檗云峰诸老

时流罕识真,特立取众忌。 不有明眼人,谁止万口沸。 古今冠盖场,毁誉固一致。 胡为空门中,生灭亦滋炽。 更怜晚学徒,遍参反谀媚。 妄将宗派分,未必尽师志。 要是鹰犬姿,乃出蛇鼠计。 堂堂真歇师,的的示大意。 所向古道场,衲子悉倾至。 往年入吴闽,宴坐走檀施。 继踵几尊宿,建立各超诣。 南方祖令行,山川久增气。 乃知群魔怖,不乐佛住世。 休歇云卧庵,谤焰息氛翳。 欻然天门开,黄纸书广利。 万态复现前,颇似厌权势。 去来初何心,缘感本自契。 悯兹象众衰,愿力救深弊。 维师法梁栋,世道贵相济。 露风吹海云,瘴岭发岩桂。 欲挽衣裓留,意已万里外。 我老卜后期,夜话炯不寐。

译文:

在当下的人群里,很少有人能识别出真正有德行、有智慧的人。那些特立独行、坚守正道的人,往往会招来众人的猜忌。如果没有眼光敏锐、能洞察真相的人,又有谁能平息那如沸水般喧闹的各种流言蜚语呢? 从古至今,在那些达官显贵聚集的地方,对人的诋毁和赞誉其实都是一样的情形。可让人不解的是,在佛门清净之地,这种是非恩怨、兴衰变化也如此激烈。 更让人怜惜的是那些晚学的僧徒,他们四处参学,结果却变得阿谀谄媚。胡乱地划分宗派,未必能真正领悟师父的志向。他们有着像鹰犬一样的姿态,实际上却使出蛇鼠一般的计谋。 而堂堂的真歇禅师,能清晰明白地揭示佛法的大意。他所前往的古老的道场,僧人们都会全部倾心归附。 往年他进入吴地和闽地,只是安静地坐禅修行,却能让那些施主们纷纷前来供奉。在他之后,几位德高望重的高僧相继出现,他们各自的建树都超凡脱俗。 南方佛教的法脉得以传承发扬,山川大地也因此长久地增添了灵气。由此可知,那些妖魔鬼怪都感到恐惧,不愿意看到佛的正法在世。 真歇禅师在云卧庵休养生息,那些诽谤的火焰也像被云雾遮蔽的气息一样平息了。忽然间,朝廷的大门打开,皇帝下了诏书任命他住持广利寺。 各种复杂的情形又出现在眼前,他似乎很厌恶权势。他的去留本来就没有什么私心,一切都是因缘感应,自然契合。 他怜悯这些僧众的衰败,发愿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佛教的深重弊端。禅师您是佛法的栋梁,对当下的世道很有帮助。 秋风吹动着海上的云朵,瘴气弥漫的山岭上岩桂散发着香气。我想拉住您的衣角挽留您,可您的心早已飞到万里之外了。我年老了,只能期待日后还有相见之期,夜里和您交谈,我兴奋得难以入眠。
关于作者
宋代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