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忠写真求赞

智不能知,识不能识。 一气轻清,双瞳冷碧。 莲开梦觉,十方虚殒于一时。 鲲蜕鹏抟,九万里成乎一息。 物我普融,自他平出。 珠受色而不痕,剑挥空而何迹。 须更指响,弥勒阁开也许是重深。 尘刹分身,普贤毛孔也初非迫窄。

译文:

这首诗较具禅意,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智慧难以知晓他的奥秘,见识也无法完全识别他的本真。他有如同轻清之气般纯净的气质,一双眼眸冷冽而透着碧绿的光彩。 如同莲花绽放时从梦境中觉醒,刹那间十方世界的虚幻都消失殆尽。又好似鲲鱼蜕变、大鹏展翅高飞,在短暂的一息之间就能翱翔九万里之遥。 物与我普遍融合为一体,自我与他人平等地展现。就像珍珠接纳各种色彩却不会留下痕迹,宝剑挥向虚空又哪里会有踪迹呢。 若要更进一步去指明那微妙的声响,就算是弥勒菩萨的楼阁打开,或许也是层层深邃难以穷尽。他能在众多的微尘世界里分身,就算如普贤菩萨那样能于毛孔中容纳万物,对他来说也并非狭窄受限。 需要说明的是,这类禅诗往往寓意丰富且抽象,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翻译,以上翻译仅供参考。
关于作者
宋代释正觉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发,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净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