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三一

冥冥而觉,全真绝学。 海口自吞,驷舌须缩。 圜混有光兮老蚌之胎,空同无物兮枯龟之壳。 个事而穷通,作家不啐啄。 语出科模,用无棱角。 丛林笑相看面也萎萎羸羸,三棒打不回头也龌龌龊龊。

译文:

在幽昧之中能够觉悟,这是保全本真、摒弃一切有为之学的境界。就如同那能说会道的海口,此时也应自我收敛,即使有善辩的四舌也得收住。 这境界好似那浑圆而蕴含着光芒的老蚌之胎,又如同那空洞虚无、空无一物的枯龟之壳。对于这其中的道理,无论是顺遂还是困厄,真正有修行的人都不会急切地去探寻。 言语符合规范,运用起来却没有生硬的棱角。 在丛林中,旁人笑着相看,觉得此人面容萎靡瘦弱;就算用三棒打他,他也不回头,显得那么固执、不知变通。
关于作者
宋代释正觉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发,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净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