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横其肩,雪覆其颠。 空空养慧,兀兀忘缘。 月射珊瑚兮海发光而不夜,松生琥珀兮根拥膏而有年。 性惟平等,道法自然。 钤锤之在握,杖拂之当拳。 豹雾披梓树之野,龙雷吼桃华之川。 云水丛林秋与老成之气韵,溪山草木春曾酝酿于风烟。 儿孙之力,学佛祖之家传。 针线之关,度龛灯之焰联。 向道龙门无宿客,而今龟鹤尽成仙。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
译文:
天边的云朵横绕在他的双肩,皑皑的白雪覆盖着他的头顶。他内心空明澄澈,以此涵养智慧,静静地端坐,忘却了尘世的诸多因缘。
那月光洒落在海底的珊瑚之上,使得大海波光粼粼,仿佛永远不会陷入黑夜;松树历经岁月,根部凝结出琥珀,饱含着油脂,已生长了许多年。
他的性情始终保持着平等无差别的状态,遵循着道法自然的规律。手中握着钤锤,就如同握着有力的法器;拿着杖拂,就像紧握信念的拳头。
他如同在豹雾中现身于梓树遍野之地,又似那蛟龙在春雷中怒吼于桃花盛开的河畔。他身上有着云水丛林在秋日里所呈现出的那种成熟稳重的气韵,就像溪山草木在春日的风烟中汲取了生机与养分。
他的徒子徒孙们凭借着自身的力量,传承着佛祖的衣钵和智慧。在修行的关键之处,他们如同精巧的针线,让佛龛中的灯火绵延不绝,火焰相连。
都说通往龙门的路上不会有长久停留的过客,如今这里的龟鹤都已修炼成仙,暗指修行者们都能在佛法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正觉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发,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净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