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付不了,东行相讨。 大乘气遥,少林春早。 九年面壁,求人而急。 三拜髓传,得嗣而贤。 芦华明月夜船转,水远天低秋色连。
六代祖师画像赞 初祖达磨禅师
译文:
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古诗词,而是一首赞偈,下面为你将其翻译成较为通俗的现代汉语:
达摩祖师在西方天竺,佛法传承有其自身脉络,他为了将大乘佛法更好地传播,便向东而行去寻求有缘之人。
大乘佛法的气象高远而悠长,就像少林寺所在之处,那充满生机的春天早早地就降临了。
达摩祖师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内心急切地想要找到能够传承衣钵的合适人选。
慧可禅师三次礼拜祖师,甚至不惜砍下自己的手臂表明求法的决心,祖师看到他的赤诚,便将佛法精髓传授给了他,认定他是贤能的继承人,可以把佛法继续传承下去。
后来达摩祖师要返回西方,在那明月皎洁的夜晚,他乘坐着小船,船在水面上缓缓转动,船下芦花飘荡。水向远方无尽延伸,与低垂的天际相连,秋色也仿佛与水天融为一体。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正觉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发,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净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