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通讲师五偈 其五

乞食因循答教迟,想能心照未相疑。 三年约友共连璧,千里同风那隔丝。 鞭笋嫩黄出泥土,槿华寒紫裹藩篱。 雨驱暑去晚明霁,来雁门头字脚垂。

译文:

这原本是一首禅意诗,下面我将它大致翻译成较为直白的表达: 我因四处乞食而拖延了回应你教诲的时间,想来你心里应该明白,不会对我有所猜疑。 我们曾约定三年时间一起相伴,如连璧般紧密,即便相隔千里,也像同沐一阵风一样,丝毫没有隔阂。 鲜嫩嫩黄的鞭笋从泥土里钻了出来,寒紫色的木槿花围绕着藩篱。 雨赶走了暑气,傍晚时分天气放晴,明净而开阔,归来的大雁在门头排成行,那队列就像字的笔画垂落下来。
关于作者
宋代释正觉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发,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净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