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石湫童知县

溪头茅屋远追陶,斗米而今懒折腰。 汉水丈人甘抱瓮,箕山居士厌鸣瓢。 心秋霁月夜相照,鬓雪温风吹不消。 身世曲肱分付梦,蘧随蝴蝶到华条。

译文:

在那溪水的源头,有一座茅屋,居住在这里的人远远追慕着陶渊明的生活。如今,他连为了那微薄的俸禄而卑躬屈膝的事都懒得去做了。 就像那汉水边上的老者,甘愿抱着水瓮去浇灌田地,享受质朴的生活;又如同隐居在箕山的许由,厌烦那为名利而奔走的喧嚣。 他的内心如同秋夜晴朗的明月,纯净而明亮,月光与他的内心相互映照。两鬓的白发,就像冬日的积雪,哪怕是温暖的春风吹来,也无法将其消融。 他将自己的身世境遇,都交付给梦乡。就像庄周梦蝶一样,悠然自在地随着蝴蝶飞到繁花盛开的枝头。
关于作者
宋代释正觉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发,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净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