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熙载作平阴令八十日致仕而归

勇退归来适旧游,家林禾黍一成秋。 黄芦雪照沙头屋,明月波浮江口舟。 耕道谁从夫子后,逃禅今与老僧俦。 柴桑试问陶彭泽,风味真醇相肖不。

译文:

朱熙载毅然辞官退隐,回到往昔常游历的地方。家中田林里的庄稼,已然迎来了一个丰收的秋天。 江边的黄芦在雪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洁白,那沙头的屋子在这一片洁白中静静伫立;明亮的月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一艘小船仿佛漂浮在这闪烁的月光之上。 在追求正道、践行道义的路上,如今还有谁能追随孔子的脚步呢?而朱熙载如今选择像逃避尘世般参禅悟道,与我这老和尚为伴了。 我想问一问那隐居柴桑的陶彭泽(陶渊明),朱熙载如今这般淡泊真醇的生活风味,和你是不是很相像呢?
关于作者
宋代释正觉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发,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净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