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白禅人求颂

明月芦华未得如,清光自照本来虚。 十方坐断须拈帽,一色功圆要放锄。 转背石人归位后,擡头玉马过关初。 尘尘刹刹见身相,方信曹山井觑驴。

译文:

这首诗是禅诗,禅诗语言往往比较隐晦,充满了禅机和隐喻,其内涵常需从禅宗的思想和修行角度去理解,以下是较为直白的意译: 明月洒落在芦花上的这般景象,都还不能和修行者内心的境界相比拟。那清澈的光辉映照出的是本就虚空、清净无染的自性。 若要在十方世界中截断一切妄念、证悟真谛,就如同要果断地拈起帽子(象征着放下世俗的执着和牵挂)。当修行达到“一色”(指一种纯粹、圆满的境界)的圆满之功时,就该像放下锄头一样,不再刻意追求和执着于修行的形式。 当你像转身的石人回到原本的位置一样,回归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之后,再像抬头的玉马刚开始跨越关卡那样,继续踏上新的修行征程。 在每一个微尘、每一处世界中都能见到自己清净无染的法身之相,到那时,你才会真正相信曹山本寂禅师“井觑驴”(这是禅宗的一个公案,蕴含着独特的禅理)所传达的深刻禅意。
关于作者
宋代释正觉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发,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净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