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居士得得问道于宝峰祥禅师且欲归歌长篇以谢予偕其行见挽以和渍笔说句继之

门门通彻长安道,信手拈来还恰好。 脚跟踏著赵州关,丈六金身一茎草。 我初相会个中人,法法圆通见怀抱。 杖屦追随来道场,不学痴禅事关扫。 青山白云一径通,行行鸟道谁寻讨。 宝峰师是马馰儿,相得而今恨不早。 吸尽西江居士庞,唤回竖指俱胝老。 泥牛力耕空劫春,木人捧出形山宝。 罢捋虎须归去来,荆棘林中任起倒,午日丽天光杲杲。

译文:

每一道门都能通向那如同长安大道般通达的觉悟之路,随意选取一事一物都恰到好处地蕴含着佛法真谛。 当你的脚跟稳稳踏在那如赵州禅师开悟之关的修行关键处,那高大庄严的丈六金身也不过如同微不足道的一根草芥。 我最初与这领悟佛法之人相逢,在一切事物中都能圆融通达地看到他们的修行境界和胸怀。 我拄着拐杖、穿着鞋子追随他来到这修行的道场,不学习那些愚痴不明的禅法,将无关紧要的事情都清扫抛开。 青山与白云之间有一条小径相通,前行在那如同飞鸟才可行走的险峻道路上,又有谁能去探寻其中的奥妙呢? 宝峰祥禅师就像是马馰儿一般超凡脱俗,与他相识相知,只恨没有早点相遇。 就像居士庞蕴能吸尽西江之水般有超凡的领悟,又似俱胝和尚经人点化唤回那开悟的智慧。 那泥牛奋力耕耘着久远之前的春天,木人捧出了隐藏在形山之中的珍宝。 现在停止了那些冒险般捋虎须的行为,准备归去了,在这荆棘遍布的世间,任由自身起起落落,而中午的太阳正明亮地照耀着,一片光明。
关于作者
宋代释正觉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发,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净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