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辩长老以达磨画像请赞

长芦驾浪,只履西归。 求支那之法器,付屈眴之田衣。 度九年之缄默,印二祖之灵知。 海犀酣月而晕,寒乌带雪而飞。 机前自得兮顶目四照,迷里相逢兮鼻头下垂。 水著秋清兮湖光湛湛,山衔落日兮云锦辉浑。

译文:

这首诗是为达摩画像所作的赞诗,下面是它的现代汉语译文: 达摩祖师如在长芦江上扬帆破浪般,带着一只鞋子西归。他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寻求能够传承佛法的根器之人,将象征着法脉传承的田相袈裟交付给慧可大师。 达摩祖师在嵩山面壁九年,沉默不语,专心修行与等待。他以自己的智慧印证了二祖慧可的灵明觉知,确认其为可传承衣钵之人。 就好像海中的犀牛在月色中沉醉,光晕环绕;又如同寒鸦带着雪花在天空中飞翔。 对于那些能够在机缘面前自有所得的人,达摩祖师那洞察一切的目光就像四向照耀的光明;而对于那些仍在迷茫中相逢的人,达摩祖师低垂的鼻头似乎带着一种慈悲的俯视。 湖水在秋日里显得格外清澈,湖光荡漾,一片澄澈;山峦衔着即将落下的太阳,天边的云霞如同锦缎般光辉灿烂。
关于作者
宋代释正觉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发,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净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